拉菲娱乐主管
当律师多年之后才明白的25个道理... 060期金心排列三预测奖号:两码参... 2新增1返场,6史诗白嫖开启,妲己...
新闻动态>>你的位置:拉菲娱乐主管 > 新闻动态 > 当律师多年之后才明白的25个道理

当律师多年之后才明白的25个道理

发布日期:2025-07-20 20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
根据网友心得,整理而成:

有些事情,只有在做律师多年之后,才会慢慢品出它们的真味。

1. 前期“熬”很常见,但能熬住才有机会

实习或入行初期收入普遍不高,很多人仅能维系日常花销。

不论在哪个城市,入行前几年都要接受“磨炼期”:一边学技能,一边积累人脉、案源与经验。

2. 收入与投入往往成正比,也意味着你有“选择权”

若想冲收入,可能得“007”连轴转;若想兼顾生活,也可以“955”图个安逸,但收益会较低。

能否赚大钱除了专业和勤奋,还取决于机遇与行业资源,自己必须先明确要的是什么。

3. 选所与选团队需谨慎,不要迷信大饼或空头承诺

大所资源更丰富、培训体系相对完善,但竞争激烈、管理模式更标准化;小所相对灵活、人际关系紧密,但可能资源有限。

团队和带教律师非常关键:切忌一开始就被画大饼或不合规办案带偏路;如果发现苗头不对,别犹豫,及时止损。

4. 律所与律师的关系往往松散,要懂得自我规划

多数律所只提供平台,案源和收入得靠律师自己拓展;管理费、工位费、打印费等等,常常都要自己承担。

若发展受限且自身有独立能力,可以考虑跳槽或组建新的团队。“五年看生存,十年看发展”是一种常见节奏。

5. 面子与里子:好形象重要,但专业才是根本

一身得体的行头、整洁谈吐、适度礼仪——确实能提升当事人第一印象。

可最终,当事人选择你更多还是因为专业能力、合规底线和办案态度。

6. 当事人与案源:专业营销与耐心并举

朋友圈或自媒体是拓展人脉的一大途径,但过度炫忙、炫标的反而让人反感。

有时最大的案源反而来自同行或同所——在平时的交流、合作中,互相信任才会相互引荐。

7. 与当事人相处:尽力,但别“包赢”

让当事人明白: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,而非打包票保证结果;随时保持沟通,及时给出进度反馈。

合同、票据要正规,收取文书原件和保管资料时一定仔细严谨,别把自己陷入麻烦中。

风险代理、私下和解等场景下,一定写清楚费用、分配比例和违约责任,谨防当事人“反水”。

8. 公检法不是洪水猛兽,尊重且不卑不亢

法官通常并不“没水平”,只是案子多、时间有限;你的工作是将证据、论点梳理得精确易懂,让法官“懒得挑刺”。

各类办案人员压力很大,年底结案、拖延立案等时常出现,律师得多沟通、多体谅,但也要据理力争、维护正当权益。

切忌过度迷信“关系”,一旦不成或结果不理想,当事人往往会把责任全部推给律师。

9. 诉讼不是唯一解决方式

很多纠纷若能通过调解或其他非诉方式快速化解,对当事人或律师都更省时省力,法官也倾向支持。

大案子可能存在更复杂的“力量博弈”,律师要做的是把可控部分做到极致,而非一味“硬碰硬”。

10. 同行不是敌人,别把圈子越混越窄

律师圈并不大,也常有交叉办案或资源互推的情况。

11. 做律师要有底线意识,莫被快钱诱惑

行贿、违规代理、虚假诉讼……短期可能获得高额回报,但长期风险巨大,从业资格一旦被吊销,损失难以挽回。

保持合法合规、拥有良好口碑,才能在行业立足长久。

12. 有些案子别轻易接

有的当事人又想免费又想刁难,一旦结果不满意就到处投诉;有的只想“找关系”不信专业,还可能把你当背锅侠。

年轻律师常因缺案源容易妥协,结局却常常徒增烦恼。谨慎接案,是对自己负责。

13. 法院立案、执行、调档等程序环节,有时让人抓狂

材料齐全却被各种借口“卡”立案、执行局畏难不作为、“年底不收案”等情况并不少见。

多沟通、多跑腿、多想办法,“软硬兼施”,做好心理建设;不是所有困境都能速解决,消磨耐心在所难免。

14. 做律师,孤独感是一种常态

不论有没有团队,真正承担压力的是你自己:输了当事人怪你,赢了也可能对方告你,或双方都闹。

学会及时排解负能量,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,别让焦虑与压抑吞噬自己。

15. “时间值钱”要体现为付费意识

若当事人咨询都不愿给钱,后续谈合作也往往落空。

养成良好收费与风险管理模式,别因为“过度善良”搞得自己进退两难。

16. 律师形象:外在不是全部,但会影响他人观感

不要过分依赖豪车或华丽包装来给自己“增光”,专业实力才是长远支撑。

17.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,也别把自己不当回事

你是当事人的捍卫者,为他们利益努力争取;但法律有其边界,结果不完全取决于你,尽力即好。

当别人不尊重律师时,也该理直气壮地维护你的执业权益。

18. 不是所有案子都能“赢”,也不必“赢了才算好律师”

有时候你付出很多,却因事实和法律限制,无法获得理想结果;只要对得起职业良心和专业操守,便无愧于当事人。

当案子输了却赢得委托人尊重,也是一种值得的成就。

19. 保持学习与反思,是这行最大的底气

法律随时在修订变化,判例也在不断更新;多看卷、多检索,熟悉程序和实务经验。

适度涉猎财务、谈判、心理学等综合知识,打造自己的“复合型”竞争力。

20. 群体光鲜,个体艰辛:律师“好看”背后的心酸

圈外人看起来律师职业很风光,但实际上面对孤独、焦虑、被投诉等情况再正常不过;沉淀才是成长之基。

律师自由度高,也意味着风险与压力同在。每个人都应找到自己想走的路,不必盲目攀比。

21. 对律所“大咖”、官衔、头衔要“祛魅”

行业里确实有人“名利双收”,也有人背后暗藏违规;不要盲目膜拜所谓的“成功人士”。

正直做人、用心做案,看似缓慢,却能走得长远。

22. 不要迷失在“名利”的漩涡里

等等称号加身固然提高知名度,但守住底线才是关键。

一旦过度追逐灰色手段,后果比想象严重得多。

23. 律师是弱势群体?要看在什么场合

面对某些公检法部门,律师确实常常被刁难;但在不少商业谈判或民事纠纷中,律师则有一定“话语权”。

重要的是懂得在不同场合保持专业与底气,既不软弱,也不盛气凌人。

24. 学会筛选客户,同理心也需有度

小心“诉求极端”的委托人,他们很可能让你进退两难;完全无法支付费用却又要求很高的,要谨慎处理。

不要把个人情感代入太深,你是提供专业法律服务,而不是包办他们的人生。

25. 律师是一条可长跑的道路,专注与韧性是好伙伴

行业起步辛苦,后期有成就感,也可能面临瓶颈;不急不躁,稳扎稳打才是大多数律师的路径。

这个职业远比想象中复杂,但只要能坚持底线、不断学习、保持健康心态,往往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首页 拉菲娱乐主管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拉菲娱乐主管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